跳至主要内容

学术界的九种同事关系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aculty/31857481.html

发信人: Highly (高妹), 信区: Faculty
标  题: 学术界的九种同事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8 12:44:36 2016, 美东)

1. 礼到为止型

我想最多的一类可能就是这种,大家都很礼貌客气,见了面也尽量说一些友好的话,比
如问问教的课,项目进展,老婆办过来没有,小孩如何。但是除此之外,很少一个去主
动找另一个聊天的。或者说,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需要建议/诉苦/BSO时首先想到的
都不会是他,除非这件事和那人有特殊关系(比如你有研究生方面的问题而他刚好在
GRAC里)。至于原因,多种多样,可能研究和兴趣爱好完全没有交集。有些系太大,常
年都见不着面,疏远也是自然的。

2. 亦师亦友型

新晋AP和资深教授,有的是明确的mentor,有的面上没有任何关系,实质上却是种
mentor或者比这还深的感情。后辈对前辈发自内心的崇敬,事无巨细都会请教,行事准
则都像前辈看齐,经常会被前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折服。前辈对后辈细心呵护,事事力
挺,一把伞遮住。前辈若有官职,也会尽量为后辈仕途开路。通常来讲,是因为前辈在
后生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那股或善或傻或狠的劲头,本质上是一类人才做得到,价值观
不同的绝无可能。

3. 长幼分明型

有点儿类似于上类的情况,一方比另一方资深很多。遗憾的是,没有真正建立起老师或
者朋友的关系。后辈可能佩服前辈的成就,也可能瞧不起(他这么多年了文章资金都还
不如我)。当分歧产生时,后辈即使让步,也只是考虑到tenure或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
为之。前辈也许会在新人刚来的时候做一些建议或者邀请(比如加入他的"团队",共
同带学生,合作项目,开组会等),无论是出于私心或者真是为对方着想,由于三观不
同,反正对方都不怎么情愿,更不用说appreciate it。有时甚至怀疑前辈是来占便宜
的,当然有时前辈也确实是来占便宜的。

4. 情同手足型

同为晚辈的话,就是互相扶持那种。大家因为"都不容易",所以强强联手,双赢。表
现为两人在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私交也是少不了的。注意,这种友情一定要有差
不多的理想和处世准则做基础,光是研究上能合作是不够的,否则很容易生摩擦而中途
散伙。不过,如果两人本来都比较弱,而突然一人发迹的话,对友情会是种考验。

同为长辈的话,表现为老友鬼鬼。已经过了没事儿聊天的阶段了,最多偶尔抛一句对方
心知肚明的暗语,事业上也不需要谁的支持了。但是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和
administration 或者politics有关的时候,那是铁杆的兄弟,不用怀疑的。系里很多
学生或者年轻老师甚至完全察觉不到这种关系的存在,但是在一方退休的时候就很明显
了:I've known him for 35 years … 每人都能说出对方的一大堆事,比对方自己记
得还清楚。


5. 互相猜忌型

大部分发生在身份地位差不多的同事之间。也有身份悬殊的例子,少些。没有旗帜分明
地闹过矛盾,但总是磕磕碰碰不怎么愉快。在这种关系中,"不确定"和"猜忌"是一
大特点,就是说很多东西都处在一种朦胧的状态。最常见的倒不是真心讨厌对方,而是
感觉对方好像不喜欢自己,或者怀疑对方暗里对自己使过坏。这种怀疑通常建立在一些
看似很有道理但又无法坐实了的零散事情上。由于人和人的感觉通常是mutual的,对方
(除非是大头虾)也会很快感觉到这种不对劲儿,就成了"互相猜忌"了。

6. 利益结合型

真能长久的利益结合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对双方都有好处,why not? 但事实情况
是,很多都在中间某个环节闹翻了。要知道,虽然双方都很清楚,我们有个大的共同目
标,但在具体实施中,利益上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谁当一作,谁当通讯,很
难做到绝对的公平。或者一方觉得比另一方干得多,或者对方拿了自己的idea去申请
funding。放到上面的情同手足类,这时候会为对方着想。而利益结合型,就经常会觉
得"亏了"。所以很多即使曾经成功合作过,后来都是不欢而散,更有反目成仇的(比
如给杂志编辑写信揭发对方等等。)

7. 刻意疏远型

一方觉得另一方"事儿多",可能是公事也可能是私事。反正自己忙,不想被占用时间
。也可能另一方名声不太好,出名的刺头或者碧池。或者和领导啦其他同事啦矛盾深,
自己不想被扯进去。还有的是怀疑对方想来自己这里捞好处。具体表现为很客气,但老
是找借口回避对方,推掉对方的邀请之类。

8. 暗自较劲型

多数是资历差不多,而且研究课题差的不太远的,或者在仕途上都有可能竞选同一职位
的。虽然很少直接接触,但互相对对方的情况基本上了如指掌。如果是研究上竞争的话
,对方刚刚又招了什么学生,发了什么论文,或者拿了多少钱,都门儿清。容易发生抢
资源(尤其是RA名额)之类的事情,当然对提高各自的productivity 也有正面作用。
如果是仕途上的竞争,肯定会下意识的拉帮结派,对一个系的整体发展容易产生较大的
破坏作用。

9. 不共戴天型

没有怀疑,也不用隐藏,这是大张旗鼓地对着干了。不是你走就是我留,而且全系的人
甚至外系的人都清楚他们的矛盾。有些是身份差不多的同事(一山不容二虎),但相当
一部分其中一方是系主任。也有过系主任和院长之间的,不过从数目上看毕竟还少。为
啥呢?都是同事,毕竟还有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如果一个是领导,免不了要频繁和另一
方接触,而且有可能直接对另一方的生存产生威胁。对方如果感到了这种的威胁,那出
手自然也会用尽全力,所以这种牵扯到系主任的斗争通常都非常猛烈的。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记者探访H&M实体店,店员:我们也爱国,希望明天就关门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inaNews/32684337.html 发信人: jiuna (),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记者探访H&M实体店,店员:我们也爱国,希望明天就关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5 02:55:55 2021, 美东) 3月25日中午,《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三里屯核心商区,探访新疆棉事件对H&M 及Nike等品牌实体店的影响。记者发现,在整整占据了三层的北京最大的H&M店之一的 店铺内,顾客稀少,门可罗雀,一些路人进店挑选后也选择不购买其产品即离开。 "看到了H&M和Nike的声明之后,近期不会再购买他们的产品了。既然想在中国做生意 ,还侮辱中国人,那中国人肯定不会支持,"一位路人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抵制他们的产品对我们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替代产品有很多。国内很多品牌 都有很好的设计和质量,大多数时间也都在网上逛淘宝,样式和质量都比H&M好很多, "一位姓赵的北京居民表示。 在接受采访时,一些路人表示,除非H&M展现出道歉的诚意,否则将来也不会再选择这 个品牌。 位于上海某繁华商业街的一家HM店,今天门口有保安值守,店员十分警戒,不让记者拍 摄。两名店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们也希望明天就关店,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 情,他们也是爱国的,但他们只是店员,希望得到记者理解。 王先生是一位在上海南京西路附近上班的打工族,由于听到关于HM的消息,他特地在午 休时间来HM店面转转。王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大公司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在中国 做生意,想赚中国人的钱,就更应该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 王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老百姓应该拿出一点实际行动,给这些国外公司一些警告以及反 馈信息。王先生说希望这个事件能给更多的类似企业传递更多的信息,中国人民欢迎外 企来做生意,但是前提一定是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 -- ...

分享一下在ICC工作的经验,以及contractor行业的注意事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JobHunting/33509585.html 发信人: poyang (),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分享一下在ICC工作的经验,以及contractor行业的注意事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2 02:28:24 2020, 美东) 最近由于疫情很多new grad同学没法上岸,很多一线大厂更是lay off出来一批大神, new grad的简历在hr眼里更是没法看了。所以很多同学都在考虑去ICC苟住身份,楼主 作为一个在icc工作了一年多的人,写下这篇帖子介绍一下ICC里的一些情况,希望在这 个非常时期帮助到各位还在找工作的同学。 1. 什么是ICC,ICC运作模式是怎么样的? ICC是India Consulting Company 的简称主要从事科技软件行业的外包业务。现在信息 时代每个行业都要像数字化方面转型,特别是大型企业。但除了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需 要大量稳定的Full time SDE。市场上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包括医疗,金融, 通信,零售 等行业也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和销售业务转型,所以也需要大量的码农。但为了维持公司 (client)的灵活性,所以只招收contractor(合同工). 这样可以简化招聘流程,不需要 承担contractor的身份问题,也可以随时进行人员精简,比如现在项目结束client可以 随时开除目前的合同工并且不给任何补助,也不需要给合同工任何福利。 一般来说Client公司不能直接到市场上招contractor,需要通过第三方公司(vendor) 来 招聘合同工,vendor手上握有大量client的招聘资源,但是手上不一定有很多 candidate 来应聘这些岗位。所以就会把资源放给别的公司(比如ICC)来收取一定的 提成。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公司都会给合同工$60~$90 一小时的rate, 但会被vendor抽 掉一部分,再被icc抽掉一部分,你能拿到手可能就只剩下$40~$70一小时。这个抽成具 体取决于icc和vend...

发表一下学区房到底值多少价钱的观点和深挖一下Bellevue学区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Seattle/33204193.html 发信人: moziwen (wednesday), 信区: Seattle 标  题: 发表一下学区房到底值多少价钱的观点和深挖一下Bellevue学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2 17:55:15 2017, 美东) 本来想深挖一下西雅图大区所有学区,发现在一篇文章里根本写不完。先深挖一下 Bellevue学区,欢迎大家给些反馈意见。Vivienne会继续下去深挖其他学区的!第一次 尝试在文章里贴图,如果不成功请见谅,会在后面的讨论区把图upload上来。 前天西雅图大区房产经纪人培训,讨论未来几年西雅图大区房产走势,和在这样的市场 下如何为房子定价。演讲老师问大家,确定西雅图大区房子价值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 么?一屋子资深房产经纪人基本上异口同声:学区! 没错。我们讲房子就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主要包括两点,第一 地方方便距离point of interests近,第二就是学区好。 为什么学区对房产来说这么重要?我没有孩子需要关注学区吗?我不是虎妈不想逼孩子 上最好的学校,那我需要那么关注学区吗? 这里面有两个大的原因。第一,供需关系造成好学区房价高。在美国住过一些年的朋友 应该会注意到,美国人一般是成了家了或者考虑生孩子了才开始买房子。所以买了的这 个房子是要养孩子的。就算美国人总的来说没有中国人那么重视要拼最好的学区(但是 其实高收入的美国白人家庭是非常注重教育和学区的),但是为人父母总是要给孩子提 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学区不能太差。一般美国工薪阶层的想法是说,学区分数还是得在 6,7分以上。既然买房子绝大多数人都是想买学区分6,7分以上的,那么好学区的房子 必然硬性需求大,保值性和抗经济危机的能力就好很多。 第二,学区是一个neighborhood环境的写照。学区好代表了这个neighborhood 的人口 组成是收入中高,素质中高的居民。学区越好,房产越贵,住在那里的居民越是收入高 能支付得起也是对孩子教育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