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Japan/31356889.html
发信人: hsfosu (千寻), 信区: Japan
标 题: 当年流落街头的日本孤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8 21:27:05 2018, 美东)
我国人民施之以德没有以暴易暴
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才使这些本该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
孩童沦落为孤儿,并被遗弃在异国他乡。但日本遗孤又是幸运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
些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敌国儿童并没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之以德,以博大的胸怀将他们
收留下来。抗战胜利后,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处境仍十分困难,但对那些走投无路、生命
垂危的日本遗孤,却伸出仁爱之手,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并用自己的乳汁和从
口中省下的粮食将他们喂活养大。同时,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地供他们上小学、中学、
大学,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在他们成年后,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为其操办婚嫁,成
家立业。
寻亲、探亲、回国定居得到落实
日本遗孤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亲之情日益强烈。50年代初期,在协助日本侨民回国期间
,少数日本遗孤就开始了寻亲活动。到了60年代,一些日本人士和某些日本民间团体,
通过中日友协、中国红十字会赴日代表团以及在华日本侨民等组织和个人,开展了各种
形式的寻亲活动。1972年9月,中日两国通过友好协商,实现邦交正常化,为日本遗孤
赴日寻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后,为使在华日
本遗孤寻亲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让更多的日本遗孤得以赴日寻亲,中日两国政府经过
多次研究协商,决定从1981年开始,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地组织在华日
本遗孤赴日寻亲,一切费用由两国政府负责。此后在华日本遗孤寻亲活动便大规模地开
展起来。
到2000年,中日两国政府已组织了31批在华日本遗孤寻亲团,先后有2121名孤儿赴日寻
亲,666人找到了在日亲属,约占总人数的31郾8%。同时,已被确认身份的日本遗孤开
始陆续回日定居。
据日本厚生省提供的资料,1972-1995年,赴日定居的残留孤儿有2171人,携带配偶和
子女人数达7801人。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目前回日定居的日本遗孤总数在
3800人以上。
育孤善举博得世人称赞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育孤善举,博得了中日两国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1983年4月3日,日
本外相安倍晋太郎在会见赴日寻亲的日本遗孤时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个错误,由
于这场不幸的战争,使你们在中国生活了38年。"日本兵库县的一位友好人士说:"我
们对中国抱有尊敬的感情。中国对日本孤儿给予人道主义待遇,充满友爱,这在世界上
是少见的。"1984年10月,日本遗孤代表在哈尔滨会见日本厚生省大臣渡部恒三时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翻开中日两国关系史曾有一段不幸的经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我们这些日本孤儿在侵华战争中受尽了种种磨难,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当我们在死亡的边缘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
将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领到家里,给我们衣食,把我们从死亡边缘上拯救出来。新中国
成立后,政府又送我们上学读书,毕业后给我们安排工作。帮我们建立家庭,生儿育女
,过上了幸福生活。"
仍有日本遗孤留华不归
值得指出,现在仍有数以百计的日本遗孤留在中国各地生活和工作。他们中间既有政府
官员,也有工人农民,还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他们留华不归的原因纵有千条万条,
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对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的眷恋。长春日本遗孤、诗人于德水1986年
被确认为遗孤身份,同年9月去日寻亲。但因养父母没人赡养,便没有申请去日定居。
养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又守孝三年,才于1992年去日。在日生活期间,他无法忘怀第二
故乡,作《思乡》诗:"身在扶桑心在华,萍踪万里到天涯。樱花满目惟催泪,夜夜梦
魂到旧家。"1995年,他重返长春,投资办厂,并写诗明志:"不欲声名传后世,拼将
热血唤和平。世界原本多灾难,铸剑为犁劝耦耕。"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