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习治理下的中国再恰当不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51864091.html

发信人: PAC4 (爱国者),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习治理下的中国再恰当不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08:59:28 2018, 美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今天能够做到吃饱喝足衣食无忧退休金丰厚,都是拜改革开放所赐。开放是面向西方尤
其是美国的开放,改革是比照西方制度的改革。都是因为有了西方市场的开放,西方技
术和资金远远不断流入中国,中国才做到了这一点。靠什么所谓的自力更生是根本达不
到今天的水平的。

可惜这一切都将被包子中止,回到40年前。

"改革已死"已成社会共识 附苏联改革停滞时代的后果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检讨与反思中国改开的进步与退步
,似乎非常有必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最近开了一个讨论会,主题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颇引人
注目。引人注目的原因有几个:第一,出席者身份不同,他们均来自政学企界有影响力
和话语权的高层人士,均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决策,某些学者身份的官员,以前或现在还
是政策制定者。

第二,讨论口径较为大胆。前财长现为政协外事委主任的楼继伟,直言批评当局采取给
「去产能」下指标的手段,是行政手段,形同计划经济时代的「关停并转升」措施。原
中财办副主任、现在的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批评当局现在的改革是小改革、
虚改革、啃假骨头;说现在效率不高甚至下滑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资源配置还
是由政府决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批评国进民退,称歧视民企现象仍然
存在。

第三,习近平的最高经济智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会,虽然他早早离开。刘鹤是经济
50人论坛的创始者,他的与会被广泛认为是对改革的支持。鉴于以上几个原因,有观察
者认为,这次会议释放了中国改革要重新启动的信号。

但笔者认为,这次会议与其说是重启改革信号,不如说是发牢骚吐怨气,而绝大多数与
会者在避重就轻。不过,这个会议讨论仍然显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1)很多学者
和官员对改革现状相当不满甚至悲观;2)纪念「改开」40周年官热民冷。官方宣称要
隆重纪念,老百姓反应则很冷淡;3)「改革已死」几乎成了社会共识。邓聿文在《金
融时报》著文「如何理解改革五十人论坛传递的讯息」称,10多年前,一些自由派知识
分子喊出「改革已死」口号时,社会还不以为然,可是现在这基本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改革已死」这个说法,是不是站得住脚呢?老实说,十多年前,当我听到「改革已死
」时,觉得很过分,觉得缺少佐证。可是近五、六年来的发展与变化似乎正在证实这个
说法。现在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站得住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鉴于文革的惨痛教训和毛泽东的一言堂,邓小平主张改革国家领
导体制,废除领袖终身制,防止个人独裁和个人崇拜,但今天,中国的国家领导体制已
彻底走了回头路。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说,「党
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
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今天,当年
邓小平列举的共产党高度集权的种种制度弊端,统统回潮了。习近平大搞个人揽权、个
人崇拜和终身制,与当年的改革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在这方面说,改革已死,并不夸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改革派在保守派的各种阻挠下,勉励推动政治改革,包括党
政分开、政企分开,但今天已荡然无存。毛泽东主张和践行的「工、农、商、学、兵、
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已经演变成习近平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为了防止党天下,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
「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1982
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和党章中不再提「党领导一切」。而现在,「党领导
一切」重新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当年曾实施的校长负责制
,厂长负责制,如今统统被党委负责制所取代,党的控制已经全面深入到学校、机关、
媒体、互联网、国企、私企甚至外企。因此在这个方面说,改革已死,是站得住脚的。

我们从三个角度看「改革已死」是否成为社会共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贸体制改革
和思想解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私营企业成长,但
是最近五、六年出现了明显的国进民退,民营企业目前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很多民营
企业家感叹日子难过。改革在这方面会不会也濒临死亡?值得关注。

进入2018年元月以来,舆论环境对民企很不利。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在中共理论阵地《
求是》网上刊登鼓吹「消灭私有制」的文章,吴小平发表宏论,称私营经济到了退场的
时候,邱小平进而言之,「党要领导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发展利润」。一位前
中国国企高管、后来成为某民企掌门人说了一句真话,十九大以后,政府一直在收权,
这是因为「执政党相信公有制」。

这种「相信公有制」的政策对民营企业很不利,导致他们难以进入只有国企才能进入的
很多行业,难以取得只有国企才能拿到的低息贷款。今年甚至出现国企接盘民企的现像
,据中国财新传媒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经有近20家上市公司引入了国有资本。
在已经完成的9个案例中,国有资本共出资超过62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一
些国企开始往民企派领导。虽然中国政策上强调不得对民企歧视,但事实上是歧视的。
所以很多企业过不下去了,寻找国企做庇护伞。这种国进民退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
度改革的大倒退。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外贸体制改革。这个改革从1979年开始,
经过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下放外贸经营权,建立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自
负盈亏,改革进出口商品经营体制,改革外汇体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大幅
降低关税税率和非关税壁垒等等。这些改革为中国在2001年进入WTO而创造了条件,也
为中国对外贸易从巨额赤字转为巨额盈余创造了条件。

但是中国的外贸体制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依然留有一条保护主义的尾巴。为了进入
WTO,中国承诺健全市场体系,但十五年之后,一些重要承诺并没有兑现,特别是在金
融、通讯、汽车等产业方面,至今仍然被中国政府以数量巨大、范围广泛的补贴和低息
贷款等进行保护。在服务贸易、互联网和影视业中对外资企业依然实施限制政策。鉴于
此,美国、日本和欧盟都认为中国没有履行入世时的承诺,而且认为中国政府在2025年
发展计划中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与补贴,对美欧企业很不公平。这是引发美中贸易战的
根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理论界空前活跃,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在中共内部和整个社会引发巨大反响。这场讨论对毛泽东的封建家长式统治、
「两个凡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进行反思,掀起一场现代启蒙运动。在
这场现代启蒙运动中,胡平的「论言论自由」、魏京生的「第五个现代化」及任畹町的
《中国人权宣言》等,虽然后来被中共打压,却成为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标志性符号。

而现在特别是最近五、六年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理论界受到空前打压,执政当局意识形
态全面左转,在这方面,可以说改革已死。习近平刚上台时,中国社会还处于一个大抵
宽松的舆论环境。但2013年出台的「七不讲」和「8.19」讲话,严厉处置了那些当局收
买不了、与党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给他们扣上「反动知识分子」的帽子,指责他们对
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政权造谣、攻击、污蔑。当局的这些举动使思想界、理
论界和知识界,及党内一些主张碎步前进的开明派非常失望。杜导正说,如此公开地钳
制言论,是江泽民时代以来,二十年都没有的;这么搞下去,国家要出大事。

这些检讨与反思显示,中国改革开放在习近平治下进少退多。在政治领域,改革早已死
亡,甚至退回到改革以前。在经济领域,国进民退正在吞噬改革的成果。在思想领域,
意识形态全面左转已严重窒息了整个社会。

未普



=================================================


停滞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时期
2013年09月15日19:10  经济观察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作者:陆南泉)

  在1964年10月14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因"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而被解
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同时,勃列日涅
夫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就这样,通过一场"宫廷政变",赫鲁晓夫的时代结束
了。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执政30年之久的斯大林。这18年大致可分为
两个阶段:从开始执政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从70年代上半期到1982年他逝世
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调整与探索改革

  在第一阶段,停滞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时期主要做了三件事:调整赫鲁晓夫时期的政
策;积极营造与巩固权力;探索改革与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下台时,苏联社会经济已经处于混乱状态。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首要实行
的政策就是,在不使苏联社会发生大的波动、人心稳定的前提下,尽快地对赫鲁晓夫时
期的一些具体政策进行调整和纠偏。

  他上台后,苏联报刊上对赫鲁晓夫不点名的批判还在继续进行。1964年10月17日《
真理报》发表题为《苏共不可动摇的列宁主义总路线》一文指出:"列宁式的党反对主
观主义和在共产主义建设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裙带关系,草率的结论,鲁莽冒失的
、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吹牛皮说大话,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
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入。共产主义建设是个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事业,
它不能容忍官府衙门的工作方法,不能容忍个人单独作出决议,不能容忍无视群众实际
经验的态度。"后来,"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成为苏联报刊用来批判赫鲁晓夫的
代名词。

  政策的调整与修改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新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统一
的党组织与领导机关,取消赫鲁晓夫时期以生产原则为基础分别成立的工业党组织与农
业党组织。

  考虑到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也像赫鲁晓夫上台初期一样,强调要恢复被斯大林破坏了的集体领导原则。这也是斯大
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认真地试图实行集体领导。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比较谨慎。在一段时期内,他与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最高苏
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三人,形成了被称之为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架构,还通过决议,规
定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永远分离,不得兼任"。

  另外,他还试图改变党的作风,强调民主与法治。这主要是针对赫鲁晓夫时期"唯
意志论"、草率决定重大问题等弊端提出来的。勃列日涅夫在刚上台欢迎宇航员大会上
的讲话中说:"我们的制度保障劳动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政治自由。党和国家将警惕地
捍卫这些权利和自由,恪守社会主义法制。"([苏联]《勃列日涅夫言论》第一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3页)

  这三个方面的调整,涉及政治领域一些重要问题,对以后开展经济改革也是十分重
要的条件。

  尽管勃列日涅夫能力比较弱,但在苏联那种高度集权统治下培养出来的领导人,都
懂得如何保持自己的个人领导权,勃列日涅夫也不例外。十分了解他的(在二战期间与
其共事的)阿尔祖马尼扬是这样描述当时新上任的这位第一书记的:"这个人在权力斗
争和安插干部方面是不用别人去教他的"。([俄罗斯]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
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经过一番策划,勃列日涅夫把在他看来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物一一排挤出了最高领导
圈。当勃列日涅夫地位日益巩固,三架马车的构架也逐步解体,集体领导更不复存在。
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党内缺乏民主,集体领导很难实现,最高领导凌驾于政治局之上
的局面也很难解决。与此同时,一批保守的、主张废除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有关反斯
大林个人崇拜的决议的人如契尔年科、吉洪诺夫、谢洛科夫等,纷纷进入最高权力圈。
随着改革的推行,主张改革和反对改革之间的斗争也随之展开。

  在调整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与巩固自己权利的同时,勃列日涅夫上面对国内经济的
种种问题,也看到东欧各国都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在执政的第一个阶段,他对经
济体制的改革是持积极支持态度的。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留下了严重的农业问题,在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前,他不得不先
抓农业改革。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自苏共中央全会后,勃列日涅夫在农业方面采取
了相关政策与改革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
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

  为了提高物质刺激在促进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从1965年到
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苏联在不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过程中,实行了稳定零售
价格的政策。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某些农产品收购价格
超过了零售价格水平,出现了倒挂,如近郊农民拿着大麻袋到城市大量购买面包用于喂
猪;二是财政补贴不断增加。

  完全经济核算制的农场,可以把大部分利润留为自己支配,而不是上缴预算。

  1964年7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该
法律指出:苏联现已有可能在集体农庄中设立养老金、残废优抚金、丧失赡养人员优抚
金以及女庄员的妊娠生育补助金,实行更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定的优抚金和补
助金,用农庄和国家的资金来支付,不得从农庄庄员收入中作任何扣除。几经变更后,
农庄的社会保证与保险基金,1/3来自农庄,2/3来自国家预算拨款。1965年到1982年,
按法律规定领取优抚金(主要是养老金)的农庄庄员人数由800万人增加到1080万人。

  从1973年开始到勃列日涅夫逝世,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
占27%左右。如果把与发展农业直接有关的化肥、农药、农机、混合饲料、微生物工业
部门的投资计算在内,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以上。苏联对农业投资
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参见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
出版社2004修订版,第633页)

  勃列日涅夫在对赫鲁晓夫后期已酝酿的经济改革进行继续试验与对农业改革的基础
上,决定在工业部门推行新经济体制。他执政第一阶段一直强调,改革要遵循以下三项
基本原则进行: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经济由
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作用;贯彻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这三条,既是实行新经济体制的原则,也是改革要
达到的目标。

  围绕这些改革目标,首先,重新建立了部门管理体制。经过改组后,苏联工业管理
体制大体上又恢复到1957年赫鲁晓夫大改组以前的状况,力图"把集中的部门管理同共
和国和地方的广泛的经营主动性结合起来"。1965年改组后到1970年,加盟共和国(包
括地方)所属工业产值与联盟所属工业产值基本各占50%左右。

  其次,在加强企业经营独立性与经济刺激方面实行改革,改革计划体制。在传统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
丧失了独立性。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
项减为六类九项。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利润基本上全部上缴,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靠国家财政的无偿拨
款。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经济改革时,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
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这样,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
外,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长期贷款。

  应该说,对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起步阶段的苏联来说,
勃列日涅夫推行改革的三项原则与目标,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第
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年-1970年),经济状况也要好于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的第七个五
年计划时期。

  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评价是,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
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入苏联历史的"。"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
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
些国民经济部门",因此,"到1960年代末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俄]亚·维
·菲利波夫著,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
167页)阿尔巴托夫谈到这个时期说,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早期",他懂得改革的必要,
"他与柯西金一起进行了在农业与工业方面的某些改革,使得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
1970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五年计划(至少从开始实行五年计划以来)。"([俄]
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2页)

  但这个时期的改革并没有使传统的体制发生根本的变化,以至于后来,改革实际上
停了下来。

  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头几年,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社会经济情况较好。但也是在这
一时期,随着其领导地位的日趋稳固,他的一些亲信逐步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勃列日涅
夫从执政初期的谨慎到越来越自信并发展到自以为是,其中,不少阿谀奉承者起了作用
,周围的保守力量对他影响日益增加。

  依赖于旧体制获得与保持既得利益的官僚权势阶层反对改革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
作为本质上持保守、怕承担责任及从来不想对传统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的勃列日涅夫,对
改革的态度也开始消极起来,后来实际上取消了改革。1971年的苏共二十四大后,就不
准用"改革"一词了,改用"完善"一词,认为苏联对原有的体制不需要改革。俄罗斯
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改变是苏联向"停滞"过渡的标志。

  如果说,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主要在"条条"与"块块"之间兜圈子,那么勃列日
涅夫时期的改革,则是在减少还是增加几个指令性指标之间扭来扭去,一直迈不出大步。

  改革停滞在工业领域突出表现为原来确定的改革三项目标均未能实现。

  首先,企业自主权问题未能取得实质性解决。经过改革,企业自主权有了一定程度
的扩大,但并未得到实际解决,企业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据苏联调查,大多
数经理认为,改革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权限太小,企业条例中规定的一些权限也经常遭到
上级机关的侵犯。这一直是苏联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苏联著名学者A·阿
甘别基扬发表的一次调查报告中说:"被调查的1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
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力;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
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前进'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喊'卧倒'!
……"([苏联]《工业生产的经济与组织》1975年第5期)

  从计划制度来看,尽管减少了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指标,但一些主要指标仍由国家
控制。减少下达指令性指标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使计划制度发生质的变化。改革以来
,企业的法律地位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未得到解决,企业仍要面对几十个"婆婆",各
个上级机关不时地发出各种指示或某些禁令,但对企业执行种种指示所需的资金和条件
却不加过问。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和主动性。

  其次,经济方法在经济领导中的作用十分有限。经过18年的改革,并没有改变按老
一套行政指令下达计划任务的做法。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加上苏联长期存
在随意给企业下达指标的做法,使得计划难以符合市场需要等客观条件。苏联对经济改
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也是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条例、法令等行政措施解决。因此,
造成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各种指示和规章数以千计,无数繁琐的规定使人难以弄清。

  第三,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仍处于矛盾状态。从企业和职工的关系来看,由
于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奖金与企业的最终成果挂钩问题,在奖金方面存在很多矛盾,
日益出现了平均主义的倾向,奖金慢慢成为固定的附加工资。另外,一些企业领导人经
常利用职权和非法手段捞取奖金。这些都使得奖金难以起到调整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
作用。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看,由于行政方法领导经济仍然盛行,造成行政领导常常
不顾社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矛盾,强制企业违背自己的切身利益去从事行政领导认为社
会需要的各种经济活动。其结果是,企业活动在经济上的动机消失了,更多的是行政杠
杆起作用。

  从农业领域来讲,勃列日涅夫一上台首先进行的就是相关改革,但原来高度集中的
统制农业的思想与体制并没有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苏联农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问题仍未能改变。生产资料越
公越先进、生产规模越大越优越的思想,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仍占统治地位,实行的
政策是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在管理体制方面,特别在农业计划制度方面,虽然在农业改革时明确规定国家只下
达主要农产品的采购量,但实际上,农庄、农场并未摆脱上级机关的琐碎监督。农庄、
农场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只是一句空话。

  另外,农业劳动者实际上还是无权参与生产与经营活动。尽管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曾批评由于农业劳动者无管理权,农庄理事会流于形式,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但这个
问题一直到勃列日涅夫1982年逝世时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体制改革所作的总体评价是:"到这个时期,我国
社会在斯大林专制的艰难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向前发展的潜力看来已经耗尽。苏共二十大
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已逐
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
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
法所代替。"

  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

  改革的停滞带来社会经济的停滞。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是全面的停滞。在人类社
会不断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上开始新的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这种停滞并
不只是意味着原地踏步,而是出现了倒退。停滞的结果,使苏联逐步迈向衰败。前苏共
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成员利加乔夫认为,这个时期的苏联,"已处在通往社会经济绝境的
轨道上。"

  (《政党与当代世界》,1992年第8—9期)

  1965年勃列日涅夫在推行新经济体制时,一个十分明确的目的是力图通过改革来扭
转当时已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趋势。但18年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经济增长速度下
降的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个局面。在1971—1985年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的增
长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其他一些综合经济指标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66年—1970年为5.1%,
1971年—1975年为3%,1976年—1980年为2.3%,而按苏联学者估计以上三个相应时期国
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2%、与1.0%。(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二月全会(1988年)上的报告指出:80年代初苏联经济缓慢的
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正常的基础上,靠一些临时性的因素达到的。这指的是
靠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高价出售石油,大量生产和出售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酒精饮料达到的
,如排除这些因素,差不多有4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国民收入的绝对额没有增加。

  农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农业体
制没有根本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投资大、效益低,生产稳定性差、波
动幅度大,仍是苏联农业的基本特点。就粮食产量来说,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就有10
年减产。有些年份减产幅度还很大,如1975年比1974年减产5560万吨,1979年比1978年
减少5790万吨。粮食连年减产,导致苏联不得靠进口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在勃列日涅
夫执政的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这一年净进口1904万吨。后
来,粮食进口上了瘾,就像吸毒者上了海洛因的瘾一样。"1981—1982年,由于购买小
麦太多,震惊了世界市场,各国纷纷表示愤怒:俄罗斯简直是在吃穷人的粮食。但是,
事已至此,粮价虽然贵两倍,还是得进口大量粮食。"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效的经济难以改变。苏联70年代初提出集约化方针后,虽然采
取了不少措施,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直到勃列日涅夫逝世,苏联基本上仍是
粗放经济,经济效益没有提高,如每卢布生产性固定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从1970年的55
戈比下降到1980年的40戈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单位产品消耗量仍然要比美国大得多,
生产的切屑机床的金属耗用量比美、日、德、法等国同类产品高1—1.5倍。农业效率低
下问题更为突出。苏联农业劳动生产率在1976年-1980年平均只及美国的20%-25%。

由于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社会主义"一直在被批判,资源
配置主要靠行政指令,排除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加上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使得苏联在军
事实力方面很快达到"鼎盛"和"顶峰"。但它导致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更加畸形。这
一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同样是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的。这里想起了一则关于
苏联这个时期的政治幽默。一天,有个西方记者来到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加加林的家,
记者不断地敲门,但没有人出来开门,惊动了邻居。邻居出来后问那个记者:"你找谁
?"记者回答说找加加林,要采访他。邻居回答说:"他上天了。"记者说:"那我采
访加加林夫人也行。"邻居说:"她去商店买东西了。"记者说:"那我等她回来吧。
"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因为他夫人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加加林在天
上飞得很快。"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记者探访H&M实体店,店员:我们也爱国,希望明天就关门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inaNews/32684337.html 发信人: jiuna (),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记者探访H&M实体店,店员:我们也爱国,希望明天就关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5 02:55:55 2021, 美东) 3月25日中午,《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三里屯核心商区,探访新疆棉事件对H&M 及Nike等品牌实体店的影响。记者发现,在整整占据了三层的北京最大的H&M店之一的 店铺内,顾客稀少,门可罗雀,一些路人进店挑选后也选择不购买其产品即离开。 "看到了H&M和Nike的声明之后,近期不会再购买他们的产品了。既然想在中国做生意 ,还侮辱中国人,那中国人肯定不会支持,"一位路人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抵制他们的产品对我们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替代产品有很多。国内很多品牌 都有很好的设计和质量,大多数时间也都在网上逛淘宝,样式和质量都比H&M好很多, "一位姓赵的北京居民表示。 在接受采访时,一些路人表示,除非H&M展现出道歉的诚意,否则将来也不会再选择这 个品牌。 位于上海某繁华商业街的一家HM店,今天门口有保安值守,店员十分警戒,不让记者拍 摄。两名店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们也希望明天就关店,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 情,他们也是爱国的,但他们只是店员,希望得到记者理解。 王先生是一位在上海南京西路附近上班的打工族,由于听到关于HM的消息,他特地在午 休时间来HM店面转转。王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大公司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在中国 做生意,想赚中国人的钱,就更应该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 王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老百姓应该拿出一点实际行动,给这些国外公司一些警告以及反 馈信息。王先生说希望这个事件能给更多的类似企业传递更多的信息,中国人民欢迎外 企来做生意,但是前提一定是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 -- ...

应该等Novavax疫苗么?辉瑞和moderna有什么显著副作用么?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2113013.html 发信人: james1007 (bondjames),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应该等Novavax疫苗么?辉瑞和moderna有什么显著副作用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5 01:14:24 2021, 美东) 应该等Novavax疫苗么?辉瑞和moderna有什么显著副作用么? 自己是中年,父母65,现在面临选择 1_虚无飘渺的等Novavax? 2_另外是否考虑强生的,貌似强生虽然有效率貌似不高,但是副作用小很多,至少不会 紫癜那么夸张的案例。另外强生貌似实验室已经有变种了,所以数据貌似不如辉瑞和 moderna 3_尽量选择辉瑞或者moderna 本人一直认为AP秒杀码工。来这里就是问医药生物大牛,所以说出都差不多等结论,就 有点业余了... 期待惊艳最优化后的建议,才不枉我对这版的信心。谢谢! --

汽车芯片巨头工厂失火 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Automobile/36217659.html 发信人: carkong (千里马),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汽车芯片巨头工厂失火 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5 01:35:48 2021, 美东) 一家全球主要汽车芯片生产商的一个工厂发生火灾,令已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汽车厂商 雪上加霜。 上周五的大火导致这家工厂一片区域的设备被烧焦。该工厂位于东京东北方向的 Hitachinaka,隶属于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 , 6723.TO , RNECY)的一家 子公司。瑞萨电子表示,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才有可能重新启动受损的业务。 日本三大主要汽车生产商的股价周一均下跌超过3%,跌幅大于整体市场,而瑞萨电子的 股价下挫4.9%。这三家汽车厂商包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 7203.TO )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 7201.TO )和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 7267.TO )。 瑞萨电子称,一台设备发生的一些电气问题,导致过热起火,火灾同时还污染了一些生 产半导体的无尘室。该公司表示,该工厂生产的芯片中有三分之二是汽车芯片。 瑞萨电子首席执行官柴田英利(Hidetoshi Shibata)周日称,这将对全球芯片供应产 生重大影响。 Moody's Japan的信用分析师Mariko Semetko表示,此次火灾可能会抑制 今年全球汽车生产的复苏,而汽车生产商则表示它们还在评估由此造成的影响。 柴田英利称,瑞萨电子正设法找其他生产场地弥补损失的产能,但不知道这是否可行。 该公司估算,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会高达每月1.6亿美元。 汽车制造商已经在为半导体短缺而苦恼。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需求意外强势回升,在一 定程度上造成半导体供应短缺。这让工厂难以迅速增产。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 F) 2月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