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ebRadio/31394741.html
发信人: xixi777 (西西),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拼取欢娱歌笑喧–《金瓶梅》(27,28)导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28 11:52:09 2015, 美东)
以下是gamor同学的导读。他在度假中,我只是帮忙贴 ~
-----------------------------------------------------------------
第二十七回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 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ebRadio/31394361_0.html
第二十八回 陈敬济徼幸得金莲 西门庆糊涂打铁棍
http://www.mitbbs.com/article3/WebRadio/31394361_0_tn.html
据秋水堂对《金瓶梅》整体结构的观点,这两回是全书第一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从第
二十九回吴神仙相面预演各位主角的命运到第七十九回西门庆之死为止;后西门庆时代
则显然是全书最后一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西门庆这个清河县不甚读书的商人靠开着
几家店铺和娶了两个颇有钱的寡妇而富甲一方,一妻五妾,深宅大院,仆婢成群;同时
靠着四门亲家,社会关系直通朝廷大员。而这两回集中描写他花团锦簇欢歌笑语骄奢淫
逸的生活,成为第一阶段的最高潮。
我们欣赏这段"美好生活"之前,不可忽略它的整体背景。二十七回一开头便交代来保
京城行贿成功。而前一回来旺儿被递解他乡,宋蕙莲上吊自杀,这一回一开始宋蕙莲之
父也被西门家奴痛打至一命呜呼。然后作者不动声色的一句"了毕宋蕙莲之事"就开始
了下一轮豪华贿礼和奢靡享乐。切不可被作者骗过了,宋蕙莲接着还会以一种出其不意
的方式在二十八回出现!并且,不可忘记,我们即将看到的花团锦簇穷奢极欲,是头上
有黄金白银铸成的保护伞,脚下有暴力草菅的两条半人命。秋水堂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评
论道,"此回书的旖旎情色,从翡翠轩到葡萄架,仿佛一幅浓艳的工笔画。然而这幅画
有一个严酷的黑色框架:因为它以权力与暴力的滥用开始。"
这幅浓艳的工笔画里的两位女主角便是一路对照写来的李瓶儿和潘金莲。她们在二十七
回更是对比鲜明,回目里一个"私语",一个"醉闹"便凸显一静一动一个内敛一个张
扬。同样是性事,翡翠轩下,是私语子嗣之事和瓶儿的不适与迎合;葡萄架下,却是一
路默契的狂野和奔放。秋水堂说,从象征意义上说,瓶儿和金莲分别代表着人类的"文
明"和"原始激情",这里无疑又添一例证。
而两个故事之间的衔接,是由于潘金莲偷听了翡翠轩下的私语而引发醋意并揶揄李瓶儿
,西门庆心里明白而不明言,却用实际行动在葡萄架下作了答复。葡萄架下的狂欢反映
了其时庆莲二人的默契以及潘金莲的侍宠狂放(其他的一些细节,比如小潘一定要比别
人多拿一朵花,也从侧面佐证这一点)。而翡翠轩下的私语,却正预演了接下来全书第
二阶段里的李潘二人必将分庭抗礼。
妙绝的是中间一段唱曲"梁州序"。 中国很多古典小说包括金瓶梅有不少诗词的使用
有画蛇添足甚或滥用之虞,而这段梁州序却实在是"有深意,切合一回之意。"(张竹
坡语)
曲《梁州序》:
向晚来,雨过南軒,见池面红妆零乱。听轻雷隐隐,雨收云散。但闻荷香十里,新月一
钩,此佳景无限。兰汤初浴罢,晚妆残。深院黄昏懒去眠。(合)金縷唱,碧筒劝,向
冰山雪槛排佳宴。清世界,几人见?
又:
柳影中,忽噪新蝉,见流莺飞来庭院。听笙歌何处?画船归晚。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
声,此景犹堪羡。起来携素手,整云鬟。月照纱窗人未眠。(合)金縷唱,碧筒劝,向
冰山雪槛排佳宴。清世界,几人见?
曲《节节高》:
涟漪戏彩鸳,绿荷翻。清香泻下琼珠溅。香风扇,芳草边,闲庭畔。坐来不觉神清健。
蓬莱阆苑何足羡!(合)只恐西风又凉秋,暗中不觉流年换。
又:
清宵思爽然,好凉天。瑶台月下清虚殿。神仙眷,开玳筵,重欢宴。任教玉漏催银箭。
水晶宫里笙歌按。(合)只恐西风又凉秋,暗中不觉流年换。
《尾声》:
光阴迅速如飞电,好良宵,可惜渐阑。拼取欢娱歌笑喧。
这套美曲出自元朝高明《琵琶记》元剧第二十二出《琴诉荷池》(作者有修改)。曲中
"金缕唱"指唱曲,金缕是曲名;"碧筒劝"指劝酒,碧筒指荷叶做的酒杯,据唐朝段
成式在《酉阳杂俎·酒食》里记载,拿荷叶做酒杯始自魏晋名士在济南大明湖豪饮。"
玉漏催银箭"看着熟悉?这不是黄药师自创绝学"玉箫剑法"中的一招么。当然那属于
金庸借用,这里是讲时光飞逝–"玉漏"是古代计时工具,"银箭"指银饰的标记时刻
以计时的漏箭(司马光《宫漏谣》有句"铜壶银箭夜何长,杳杳亭亭未遽央。")所以
整句话就是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意思。整首曲子从佳景美眷笙歌欢宴写到流年易换良宵
渐阑,实际上为接下来的多半部书定了调子。而最后一句"拼取欢娱歌笑喧"恰是此情
此景的写照,所以才有了葡萄架下的狂野春色。
葡萄架一节不但以刻露直白的画面张力而达到直扑人面的艺术效果,而且直接引出关于
一只绣花鞋的公案。从金莲失鞋,秋菊寻鞋,到真假绣花鞋,再到敬济献鞋,最后到西
门庆糊涂断鞋案结束,不但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且这些情节都与葡萄架下那一幕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见作者精妙绝伦的文心独运。
金莲体罚秋菊已经不是第一次,那么这次因在葡萄架下丢失一只绣花鞋而责怪秋菊是不
是借题发挥以惩奴为乐呢?不尽然也。这只看似平常的绣花鞋实非寻常之物。首先,这
是一只睡鞋。那个时代的女人穿睡鞋也许是必须的,因为违背自然强行裹缠而变畸形的
赤脚想来应该很恐怖,三寸金莲之美大概只有穿上新月般的鞋子才可以体现。其次,这
是红色的睡鞋,是西门庆的最爱。在葡萄架下刚开始时,"回来见妇人早在架儿底下,
铺设凉簟枕衾停当,脱的上下没条丝,仰卧于衽席之上,脚下穿着大红鞋儿,手弄白纱
扇儿摇凉。西门庆看见,怎不触动淫心……" 到第二十八回, "晚夕上床宿歇,西门
庆见妇人脚上穿着两只绿绸子睡鞋,大红提根儿,因说道:"啊呀,如何穿这个鞋在脚
?怪怪的不好看。" 如此说来,作为在床上挑动西门庆那根敏感神经的一个秘密武器
,红绣鞋的丢失让金莲如此恼火也就不奇怪了–何况这个女人除了西门庆的宠爱便一无
所有。
于是便有了秋菊寻鞋。金莲一眼认出秋菊寻得之鞋是蕙莲的。并且,发现这双鞋的地点
竟是藏春坞雪洞内的书箧内,里面不但有重要的拜帖纸,还伴有安息香等物(安息香到
后来王六儿和如意那儿还有妙用,后话暂不提)。这个异峰突起的情节不但再次印证了
西门庆对红睡鞋的珍爱,更重要的是,它还呼应了前面那句轻描淡写的"了毕宋蕙莲之
事"。宋蕙莲之事不但没有了毕,她甚至是无处不在,所以葡萄架下的一幕便是在尸体
上的狰狞狂欢。《金瓶梅》里的性事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
果我们还记得武大死后的那个阴雨天(见第六回导读:浇在尸骨上的热酒)。
就在金莲这只绣花鞋山穷水复之际,却柳暗花明的有人把鞋送上门来。甚至这只鞋子究
竟怎么丢的也大白于天下。原文里说,"那猴子笑嘻嘻道:'姑夫,我对你说了罢!我
昨日在花园里耍子,看见俺爹吊着俺五娘两只腿儿,在葡萄架儿底下,摇摇摆摆'……
" 葡萄架下的一幕竟然从一个孩子的嘴里再次重现。到此,公案的谜底似乎已经揭开
,可是最终当家的却是糊涂了断(莫忘了回目中的"糊涂"两字)。当潘金莲咬牙切齿
发誓要西门庆惩罚"偷"鞋人小铁棍儿的时候,聪明的陈女婿特意叮嘱金莲:"你弄杀
我!打了他不打紧,敢就赖着我身上,是我说的。千万休要说罢。" 而过后潘金莲还
是跟西门庆告了状,结果却只是西门庆一顿痛打小铁棍儿便没了下文。自己的小妾与女
婿暗通款曲之事就在他眼皮底下,岂不糊涂?
所以,这场浓墨重彩的风流盛宴以暴力和死亡开始,又在一场暴力中落下帷幕。这两回
在精彩呈现西门家佳景美眷笙歌欢宴的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李瓶儿肚里
那个孩子将是怎样的命运?潘李二人又将如何较量?潘陈这对冤家又会何去何从?更多
精彩故事将陆续展开。
番外篇
好吧,我承认因为忙着回国写得很仓促,有同学表示无法原谅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不提。现在补充一下。但是提出问题没有答案,仅供讨论。
这个细节出现在葡萄架一节的中间,有这么一句话:
"春梅见他醉睡,走来摸摸,【夹批:妙写春梅。】打雪洞内一溜烟往后边去了。听见
有人叫角门,【夹批:角门四。】开了门原来是李瓶儿。【夹批:瓶儿馀文。】"(注
:夹批来自张竹坡)
注意这段话出现在葡萄架一场的中间,前面有前戏有对话,后面有正戏有嘿咻。"开了
门原来是李瓶儿",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文没有任何线索(或者有线索我没
发现?),所以张竹坡批"瓶儿余文"……这是很匪夷所思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场景,
出现了第二女主角,居然就没有下文了。开了角门是李瓶儿,那么李瓶儿之后在哪里?
她此时出现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既然作者不说,那就让我们自由展开想象的小翅膀吧。
我个人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是这句重点在于写开门,目的是圆一个情节设计。什么情
节设计呢?就是那个如同侦探故事一般的绣花鞋一案的关键人物小铁棍儿是怎么进到园
子的。葡萄架一节前文一直再三强调要关好门,以突出这场戏是出于庆莲二人的有意为
之而不是偶然一时兴起。但是,但是,门关那么好,小铁棍儿这个后文的关键人物怎么
进来?所以,需要一个人来开门。那么,这个人为何是瓶儿呢?我猜测,纯属猜测啊,
就是这个院落结构使得瓶儿要穿过角门回她房里。我不了解西门家这个院落结构的设计
也没时间去做功课,是不是它的结构就使得拎出瓶儿显得比较合情理,所以只是一个猜
测。这个猜测的一个明显漏洞在于,这个人不必是瓶儿,而可以是她的丫头。所以,瓶
儿的出现也许另有深意。这就引出第二个理论。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更是纯属理论了。前文实写了潘金莲偷听翡翠轩,那么,这儿可
能是一个虚写李瓶儿也偷听了葡萄架!而且,葡萄架一文主要目的在于突出金莲的受宠
之深。那么,在李瓶儿目睹了潘金莲逼死宋蕙莲之毒辣,又目睹了金莲如此之受宠,所
以在后文潘李争锋中主动选择了退让。这个对于感觉李瓶儿前后性格不一致的同学或许
是一个特别有用的理论。但是,记忆里似乎后文没有任何一点提示来验证这一理论。所
以,它目前仅仅是一个理论。
欢迎并感谢其他可能的解释。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