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58315517.html
发信人: boter (阿哈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网课辅导看历史学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8 01:13:55 2020, 美东)
在网上看到华人第一代要给第二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和标准答案,还成为"代际冲突"
,我真是无语问苍天。我想说,别冲突了,你个背课本和标准答案出身的,就负责交学
费,管好营养,开车接送就够了,别和孩子争论历史问题了。拜托拜托。
这段时间我一直兢兢业业,在家督促,辅导网课。网校是一个单独的公司,和学区的
系统相连,老师来自全美各地,不讲课,只布置作业,平时需要按照进度阅读和在网上
做题。重要的题目要打下来,手写,手机扫描,再传回给老师。
华一代为什么不要去辩论历史学习?我以八年级美国历史课部分内容为例,括号里是我
的点评:
除了具体的史实,更多的一种对待历史的开放,多元的态度,和研究方法,以及批判阅
读的能力。
1, 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者意识,让孩子从读历史,到
知道历史是怎么写成的。)
2, 历史学家的工作本质是什么?(这又是一层追问。历史学家自己也常常追问自己到
底在干啥。好比说除了看电影以外也知道导演的工作是什么,是带有反思性的。)
3, 偏见及其定义。历史学家有没有偏见?(偏见bias 这个词的定义本身又是什么?
偏见可能避免吗?)
4, 如何辨别原始资料中的偏见。 (没错。以为去档案馆一查就完了?档案也是人写
的,也有特定读者。日记?谁的日记里自己都是最无辜的。人性使然。)
5, 如何判断论断是否可信。(这个就需要经验和阅历,以及相当数量的阅读了。)
6, 什么是阐释,为什么有不同的阐释?(资料是需要阐释的,否则是死的。对同一个
事件的阐释为什么不同?一个是和作者立场有关---立场会影响阐释,一个是和作者所
接触到的资料有关--后来有了新资料出现,阐释又会不同。)
7, 语境或脉络 context (美国的一切人文社科讨论都注重这个。一个文本,或者
一件事,必须了解是在怎么的背景下产生的。)
8,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及一句陈述是否准确地体现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有点复杂。
因为人类社会的因果机制比自然界更复杂和含混,能否准确地找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多重原因交织的情况下,当然考验史家的功力。)
所以我说,老留们就别瞎冲突了,好好跟着孩子学习是正道。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