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hysics/31253877.html
发信人: laobaola (风雪爱人),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数学脑瘫"算是正常的科学历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30 20:48:12 2017, 美东)
这种"超越时代"制造"科学饥民、灾民、难民、移民"的创新错乱是:跟着的老板思
维:1元×1元=10角×10角=100角=10元。跟着的互联网思维: 1元×1元=10角×10
角=100分×100分=10000分=100元。跟着的金融思维: 1元×1元=1000厘×1000厘=
100万厘=1000元。
这里的"数学脑瘫"算是正常的科学历程吗?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眼光决定
未来,前提应是不违反"藏数论"中算术的计算:"数量"有"数词"和"量词"的区
别。"数词" 可以做"加、减、乘"法运算,但"量词"是不能每项都可以用进去的
。如果每项都把"量词"用进去,实际是混淆算术的计算中存在有"藏象论"的问题:
1元=100分 =10分×10 ≠1角 ×1角≠0.1元×0.1元≠0.01元;1元×1≠10角×10角≠
100角;1元×1≠10角×10角≠100分×100分≠10000分;1元×1≠1000厘×1000厘≠
100万厘。从现实"凡伟风波",联系"科学饥民、灾民、难民、移民"看端倪。不久
前《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在一些主流媒体和科学家圈中传播,称此发
现将"改写物理学教科书"。有人认为这场"民科闹剧"收场,要问这些"伪科学"以
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为什么会传播?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曹俊建议,媒体要培养向专家咨询的习惯,切忌不加分辨地盲目跟
风。凡伟等人与其被称为"民间科学家",不如被称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科学发
展到现在,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想要能够紧跟科技前沿开展研究,几乎不可能"。其实"
凡伟"正是在中科院高能所等一些专家的支持下,才成长起来的。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黄庆国认为,普通公众之所以会盲目相信民科,与科学素养偏
低有关。但"凡伟"正是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培养出的如著名科学家王令隽教授等的指
引下,才快速发展跟风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指出:除物理之外,生物、化学、人体科学等方面,也
是民科的聚集地。究竟应该怎样防止轻信民科的"伪科学"炒作?"真正的科学家,不
会一上来就推翻其他人的观点"。判定是否是"伪科学"的标准,不在于提出者是否是
"民科",而是他们写的东西是否规范?研究问题采用了什么方式?"民科的文章很多
是在吹牛,做出的判断也很武断"。陈学雷教授说,从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
"水变油",到下岗工人郭英森号称首提"引力波"概念,再到现在凡伟声称"电荷不
存在","民科"几乎与"伪科学"直接挂上了钩。
但中科院高能研究员张新民并不认可"民科"概念:他说:"科学家不分庙堂之高与江
湖之远,不分'专业'与'业余',关键是否科学"。这才说到点子上。
如果没有科学自信的既源于实验事实,也源于理论推演,类似单纯的源于理论推演兴起
波澜的科学"饥民、灾民、难民、移民"的败笔,就不是自信。其次,类似单纯的技术
做作或产品、商品,如邱仁宗教授提到我国历史上或近代发生多次荣辱的与气功有关的
鸡血疗法、甩手疗法、红茶菌疗法等,在我国公众中也曾容易"形成一种周期发作的时
髦",搞得乌烟瘴气。对于短短两天,带来无限遐想的2017年3月18-19日湖北赤壁市召
开的"第八届量子信息研讨暨中国量子联盟成立大会",邱仁宗教授说的荣辱思维,随
影而行,我们感到,量子技术应用创新,人才辈出,但不应该再像层子创新50年后自爆
是一场"大沙漠",产品宣传不要是"乌龙"。
迎来非线性暗物质原子量子研究与应用的新时刻,荣辱思维很容易联系到"气功"外气
神奇的一些传说。当然这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邱仁宗教授的《为何干细胞研究领域造
假频发》文章就说:早在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干细胞研究造假就造成世界性丑闻
。后又有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员小保方睛子,宣称能用比较简单的办法,使体细胞接
触弱酸就可变为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并在英国《自然》杂志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但发
现该论文"文字剽窃、图像误认、数据误报"后,作者不得不撤销论文。邱仁宗,1932
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
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特聘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美国
乔治城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访问教授、英国学士院访问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
命伦理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亚洲生命伦理学协会会长
。2009年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
一位中国人。
北京的陆暄就问:"武华文先生提供的3厘米见方1.5毫米厚的枯黄色的薄片1.5V电池和
大小像《现代汉语词典》书的砖块形银色表面的12V电池,是否是市场上销售的贴片蓄
电池或常规蓄电池?现在的电池技术发展非常快,甚至都已经出现了薄膜电池,至于1.
5毫米厚的电池在IC卡中使用应该是很普遍的,那种如《现代汉语词典》大小的蓄电池
更是随手可买到。再者武先生做实验时,驱动的时钟、荧光灯泡,都是甚小功率电器,
且相信未经过连续不间断运行(如那种1.5毫米厚的贴片电池,应该可以为如时钟这样
的电器连续供电一年以上)。在这里,我不是怀疑武先生的产品存在造假,只是无法判
断出这是永动机还是高技术蓄电池?"可见关心恨不得打赤脚追赶国际高歌猛进的量子
物理的当代中国人很多。
然而为啥纯科学只有少部分人爱好?而且科学的分科很多,各个人的选择,又有不同;
这使他们之间或与大部分其他人之间,也有矛盾,以及情商上有很多不足?当然我们不
能问别人,应该问自己。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就是只单纯追求源于理论推演的人。那
么就说说我们源于理论推演的纯科学爱好,是怎么发生,以及与主流联系的?我们曾说
这条路很漫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8年大跃进向科学进军,那时才在读中学,因知道
毛主席宣传的物质无限可分说,联系1956年农业合作社时读小学,放学后在家乡河边放
牛,玩耍往身边垒沙子的游戏,突然想到如果宇宙曾有过充满沙子的阶段,这类似空气
,那么它要变到今天类似的固体地球或石头等"有界"的东西,必然要有一个收缩的作
用。后从充满沙子联系毛主席1959年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感
到把波、粒、弦等三象性能统一。
这里的纯科学理论推演,我们一方面是与现实的事物对照,另一方面又与中医的脉弦、
经络等科学传统的自然国学的抽象理论推演联系,才增添的"弦"线思维。然而这种联
系即使没有弦理论,波粒二象性也可以由物质和能量,是结合不可分而存在。因为如果
把物质看作粒子,其实能量就类似波、类似弦。实验事实就是小孔成像和双缝实验,光
粒子出现波动,从对称的明暗圆圈,到不全对称的明暗条纹光线,不就也对应稻菽千重
浪波粒弦三象性的统一吗?而"物质无限可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与部分之
间的结合处,总是有间隙,从间隙总会有外源性渗透飘散。这种间隙的"间",与时间
、空间的"间"一样有普遍性,也许还有更多的"暗物质"。因此我们总希望能把西方
科学发现的新东西,和我国传统科学的好东西结合起来,才感到是科学主流的全球化,
而不是像欧阳厚和凡伟那样单纯去反西方科学。如果这种推理思维不好理解,那么我们
可以拿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维之先生的"物质无限压缩论",与毛主席推崇的"物质
无限可分说"对照,也可以看出这两种说法的相似点,而与部分主流学者单纯的"层子
"推论的不同。
维之先生的"物质无限压缩论",最早是发表在2000年第2期《科学》杂志上的《空实
物虚论》,而与现在的博文《现代科学中的"物质"究竟是什么?》一致。维之先生主
张"空实物虚论",与张崇安先生主张的"空实二源观"相似,但推理更深入;当然张
崇安先生的优点,是与现实的事物对照更多,哲学味少些。
维之先生基于的推理是,2010年彭罗斯等物理学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存在一个同
心圆环结构,认为它们是产生于大爆炸之前。这表明大爆炸的奇点,是先前宇宙压缩的
结果。然而,如此巨大质量的宇宙竟然能够压缩成为一个体积为0的奇点,这意味物质
是可以无限压缩的吗?他的量子效应分析是:物质的可无限压缩性,表明物质是无实质
成分的,即物质本质为虚。物质可以无限压缩,就意味着物质在任何层次、任何状态中
都是含有内部空隙的----不仅星系、天体、物体、原子、中子和质子是富含空隙的,就
是电子和夸克也含有内部空隙。若还有更深层次的基本粒子,它们还是内含空隙的;而
且在物质中将没有任何一种基本粒子是有"实质"的。道理是,如果一个基本粒子中哪
怕只含有一点实质,则整个宇宙该会有多少实质呢?定然有巨大难计的数量。如此巨大
数量的无隙实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挤聚成体积为0的奇点。因为只要有一点实质,它
的体积就不会为0。
维之先生说:现代物理中的质量与物质的质料并不等同,劳厄等物理学家认为,质量只
是内能的量度而非质料的数量。宇宙奇点体积为0的结论,是根据广义相对论计算的结
果,没有考虑量子力学的作用。当遵循量子力学法则,量子力学揭示一切物质都有波粒
二象性,即它们也具有波动性,是一种物质波。物质波作为一种波态,它就不能成为一
个点态而必定具有一个不为0的空间尺度。于是,鉴于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法则,将
使得宇宙和黑洞的物质坍缩过程的终点,不能是一个体积为0的奇点,而是一个有非0尺
度的小团。从而避免了密度无限大的悖谬问题。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