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2761747.html
发信人: jack1985(SAYHELLO), 信区: Parenting
标题: 吃一辈子苦只为下一代的幸福,值还是不值?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31 07:51:38 2017,GMT)
多年来,一直被一句"爸妈都是为你而活"萦绕心头。由此而衍生出的"再穷不能
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也早已成为俗世金句。十之八九的成年人,一旦身为父母,
就开始为孩子盘算。从怀胎之前,孕育之中,到最后宝宝降临,每一步都会精心安排。
下棋者一般也就看三步,可对于"下一代"的路途而言,多数父母甚至会考虑前半
生。总希望自己走过的岔路,孩子不要走,自己有过的傻逼岁月,孩子不要有。可惜,
世事瞬变,三五年就换人间,八九年就恍隔世,再周密的"下一代"计划,也会成为残
缺的A计划。
不过,父母们对于"下一代"的付出从来都没有减少,有苦的付出大苦,有钱的增
持大钱,只要孩子能过得幸福,多数父母是不讲求回报的。就如报道《父亲七年吃两吨
挂面,只为女儿体操梦》里的父亲,出于质朴的理解,我总觉得这种爱不应该被批评,
即便从人生与教育的方向上,他做的不一定对。但父爱确实就摆在那里,而且充满苦涩
和维艰。
要是前些年,我会觉得这是个刻奇的新闻,会毫不客气的批驳。可是,后来发现,
像这些活在大苦里的父母,却依旧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不免会让你有一种莫名的感
动和激励。很多孩子少不经事,总觉得"爸妈都是为你而活"这句话充满包袱,不愿意
面对也不愿意承受。
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多数父母很难得到孩子的补偿,就算得到也是九牛一毛,这
与"爸妈都是为你而活"的观念表达不谋而合。年轻的时候,总听不进去父母的唠叨,
一旦为人父母,很多人就开始深有感触,开始设身处地的感怀父母的不易。
母亲总说:"人往下亲"。大抵的意思是:"人们对儿女永远比对父母更愿意付出
,对孙子永远比对儿子更加宠爱"。这些生活中的常识,谁都躲不掉,谁都逃不掉。即
便年轻时信誓旦旦要给父母打欠条,可从来没见那个父母会向子女讨要,这大概就算是
人性中的不公平吧。也恰恰是这点不公平,趋势人们向前用力,向文明进发。
就因为自己是"上一代",一切就成为"不得不爱,不得不做,不得不苦"。不管
是富裕的父母,还是贫贱的父母,他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不管未来孩子能不能理解,
会不会报恩,大抵都不是他们盘算的事情,在他们的心理,只要孩子能幸福就好。至于
别的,多数父母不敢想。
早些年理解"母凭子贵",基本会堕入"母亲让孩子实现自己未完成愿望"的怪圈
里,总以为母亲把自己当成二次人生的工具。可是,当我真正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后才
明白,"母凭子贵"最直接的方式是让老来的母亲安心。一方面自己能处理生活的一切
事物,另一方面自己能顺从母亲的一些观念,总之人都老了,尽量不要做让老人家伤心
地事情。
如若,多数儿女能做到这一点,大抵父母们也就很开心,很满足。只可惜,生活的
大多数并非如此,付出的越多反而得到是一把辛酸泪。很多人将这类父母归为咎由自取
,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吃,没什么值得同情的。
可是,很多父母也是身不由己,他们成长的环境,他们所处的时代,让他们的人生
已经充满遗憾,对于子女而言,除了纯粹的爱,真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可以给予。他们吃
的大苦有时候未必会得到相应的结果,起码对于子女而言,多半不太会理解。
从这一点来看,很多父母的"大苦"有时候真是很"心酸"。既然付出苦泪,非但
没有好结果,却招来各种不理解,这又是何苦?只是,生活多半如此,物质的东西可以
称斤两,唯独感情和人性里,从来没有这回事,要不然人类文明还怎么向前。
于此,再去理解文明即苦难,大概就有基本的空间和质感了。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