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NextGeneration/36887495.html
发信人: looese (电视), 信区: NextGeneration
  标  题: 5岁孩子学英语被问怎么这么晚,恐慌来自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8 20:00:07 2017, 美东)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看成一场马拉松,上小学的那天,通常被看成是真正的起跑。而实际
  上,在"发令枪"响起之前,明里暗里的,那些各自铆劲儿、你追我赶的"抢跑"早已
  开始。
  
  学前班学小学课程 5岁学英语被问"怎么这么晚?"
  
  最近有件事,困扰着天津市民林女士,她一直希望孩子快乐就好。直到一次和女儿幼儿
  园同学的妈妈的一段对话,深深刺痛了她:"别的孩子都提前学,就你孩子不学,将来
  上学跟不上,她能快乐吗?家长这样对孩子负责吗?"反复思考后,林女士来到一家规
  模较大的全国连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得知孩子5岁,老师立刻问:"怎么这么晚才来
  ,别的孩子都学了两年了!"
  
  事实上,培训老师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去年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英语学习现状及趋势
  白皮书》调查显示,有近七成儿童在5岁前就开始学习英语。
  
  无独有偶,最近媒体的报道里提到了这样一份"6岁孩子的学习清单",也是令人惊诧
  ——
  
  "英语,词汇量4000左右,可与外教正常语速交流,能写300字左右英语作文;数学,
  心算1万以内加减法、心算两位数与一位数乘除法,学过数独,知道小数、分数、负数
  并进行加减;语文,会背千字文,50首左右唐诗,学完拼音,认识1000多汉字……"
  
  这种起跑线被无限地拔高,让众多家长生出了恐慌感。培训学校的煽风点火加重了家长
  "起跑线恐慌",而这份焦虑一定程度也助长了"超前教育",针对低龄幼儿开发智力
  的各种培训机构近年来受到家长疯狂追捧,其中"幼升小应试课"最为热门。
  
  老师:小学知识提前学优势会很快消失
  
  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对孩子会有多大的帮助?做了20多年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工作一位老师
  表示,提前上学前班的孩子,因为已经学过了小学的知识,确实在一开始会容易得高分
  ,因为低年级知识以记忆为主。但这种优势保持的时间并不会太长,最多到三年级,优
  势就不再了。
  
  即便如此,家长依然趋之若鹜,那么,到底谁制造了家长的焦虑?该如何破解?
  
  5岁孩子起步学英语,被质问"怎么这么晚?"一句话让所有的家长恐慌,也让"超前
  教育"有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强调早教或许没有错,但多早才算早?不要让孩子输在起
  跑线上,难道就是把起跑线一再提前吗?
  
  起跑线的恐慌 有违成长教育规律
  
  时下的中国,没有什么比教育更受家庭的重视,许多的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
  育,实现成才的目标。有许多家长认为,要让孩子出类拔萃、超人一等,就必须早起步
  。因此,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片红火,早教的时间也一再提前。本来应该是玩泥巴
  、数星星的年龄,学龄前孩子却常常游走于各个兴趣班、培训班。家长也常常对于孩子
  认得多少字、学会多少单词、懂得多少数学引以为豪。这样做,真的是从教育规律出发
  吗?
  
  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超前教育"的心态渐渐普遍,中国教育整体呈现了"幼儿园小
  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的趋势。在幼儿园的年龄,本应激发对这个世界的广
  泛兴趣,本应学会怎样注意卫生、如何洗一块儿手帕、如何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而许多
  的孩子却把时间用在了超前学习小学低年级课业上。到了小学阶段,又急匆匆上各种培
  训班,恨不能把中学阶段的知识都装入孩子的头脑里。我们中学阶段的知识水平,在许
  多层面都大大超越了发达国家同年龄阶段的传授范围。
  
  就这样一路抢跑进入大学,孩子们身上的不足才渐渐显现。许多孩子不会照料自己的生
  活,甚至把脏衣服打包寄给父母洗的新闻也常常发生,更多的孩子未学会如何适应集体
  生活,与寝室同学频频发生矛盾。很遗憾,大学生要回炉去补习幼儿园阶段该学的事情
  :照料自己、良好的生活作息、与他人相处等等。
  
  过分焦虑 让孩子的成长变成家庭之间的博弈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很多家长奉为培养孩子的信条,过分恐慌与焦虑中
  ,"超前教育"的做法违背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孩子的成长变成每个
  家庭之间的博弈。这样做毫无疑问,不是加快了孩子成长成才的进程,而是拔苗助长。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撑,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以
  家长理性教育观为必要前提。如果家长总是被"起跑线恐慌"的思维驱使,急功近利地
  "催熟"孩子,就势必会打破孩子正常的生长曲线。到头来,只会让孩子的负担越来越
  重,让成长的阶梯错乱,让成才的步伐渐趋迟缓。
  
  加强对课外学前培训机构监督管理
  
  市场化的早教机构舆论混杂,推销人员口若悬河,常常也会让家长陷入恐慌之中。"五
  岁学英语,怎么这么晚"的质问,更多的是一种推销的技巧。当然,这背后若无家长"
  起跑线恐慌"的驱使,再多的推销也无济于事。家长反躬自省的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
  强对课外学前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其良性、有序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早荣未必是荣,晚达未必不达"。都说"百年树人",成长成才这件
  事千万急不得,须慢慢来。家长应把眼光放长远,尊重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每个孩子
  终会成才!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