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houghts/31276575.html
发信人: Demis (大米),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待产孕妇和领导到底哪个该先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7 20:27:58 2017, 美东)
6月23日,山西平陆一位网名"小米"的孕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当天早上九点
半去医院待产,在平陆县米汤沟连续弯道处被堵将近40分钟。其间丈夫三次拜托交警放
行,但对方态度恶劣,表示"后面车上坐的都是平陆县的领导,等领导过去了你们再走
……"究竟是民众尤其是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重要,还是领导早几分钟晚几分钟通行
更重要?
同日,平陆警方通过微信公号回应称,由于当地举办活动采取限行措施,确实致孕妇被
堵,向当事人致歉。当地警方在公告中承认"在勤务工作中有一定疏忽和不足",但笔
锋一转又自我辩解,说当时"停车场难以满足需求""车辆在道路两边有序停放""单
向通行",他们当时的处置属于"合理疏导交通",并称"在现场警力的有序指挥下,
网友小米所乘车辆正常驶过"。
尽管当地警方及时的道歉了,但这种新闻肯定会让其形像减分。其实,大部分民众对交
通管制这种制度倒不是很反对。谁家有了急重病人,需要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某处发生
火灾,需要消防队前来灭火;无辜市民在影剧院被犯罪嫌疑人绑架,需要狙击手迅速赶
来营救;某地发生大地震,需要把赈灾物资星夜兼程送达——包括但不限于上面这四种
情况下,沿途不妨临时执行交通管制。但毫无疑问,领导干部出行视察不在此例——除
非他是坐在消防车内去参加灭火。
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交通管制不是紧急情况的特殊需要,而是互相攀比的特权需要
。如果在外出视察的时候没有交警为你执行交通管制,那么很明显,不是因为任务不够
紧急,而是因为你的级别还不够高。有些"封路"并不是为了安保的"路权",而成了
部分官员摆"排场"的"特权"。
在一些地方,这种"特权"带来的封路理由让人啼笑皆非。2010年11月,安徽灵璧县的
一名镇党委书记出殡时,甚至也实行了交通管制,沿途所有经过的路口均有交警值勤,
藉此保证一路畅通。一个镇党委书记在古代恐怕连七品官也算不上,可是就是这样的一
个镇党委书记,就可以惊动当地的警力资源,为镇书记的出殡行为封锁交通道路而让行
。为了"出于文明交通而实行",难道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吗?
在欧美日只有总统、总理等元首级人物,才有这样的特殊待遇。但近几年,随各大城市
交通压力增大,上述部分国家的总统、总理等,也入乡随俗,不敢频繁性的交通管制。
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因2010年在洛杉矶的交通管制给当地造成长时间堵塞,导致许多居民
不满,其第二年到洛杉矶时就没实行交通管制,总统车队和老百姓汽车一起在高速路上
慢慢爬行;2012年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就职典礼中,几次遇到红灯,车队都遵守交通规则
主动停车;同在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金因交通管制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并和
总理梅德韦杰夫做出决定,在首都莫斯科尽量少动用车队,以减少交通管制次数,缓解
拥堵。
英国的经验就可学习:在英国,依法享有优先通行"特权"的只有特种公务车辆,如警
车、消防车和急救车。除此之外,任何政府公务车辆都不允许安装及使用警灯和警笛。
唯一例外的是国宾车队,不过即便是国宾车队,也不会采取提前封路或封闭车道的交通
管制方法。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则是,当领导的车队在那些被堵在路上的普通民众面前呼啸而过
时,整个领导干部的形象都因此而减分——你耽搁人家多少时间,人家就在心里给你减
去多少分。
据悉,苏格兰孕妇吉莉安•惠特克与家人开车行驶在伦敦到爱丁堡的干线公路上
时,突然子宫收缩,婴儿即将出生。接到报警的两名警察紧急封锁了一段公路,帮助其
分娩。
--
评论
发表评论